在向成策出示了嘉庆的手谕后,绵恩授意对方在三天之内,从麾下甲兵中拣选六百精锐,做好随时过江的准备;只要接到他的手令,便立刻前往小仓山,查抄随园。

        当天下午,回到江宁城的绵恩在毗卢寺秘密会见了便装入城的江南提督、通州镇总兵、苏淞镇总兵和松太兵备道,在一番训话后,他以钦差大臣的名义下令长江下游各绿营、水营和炮台进入备战状态,此举让在场四人都是心惊肉跳。

        11月19日到21日,绵恩不再隐藏身份,而是亮出钦差仪仗,在两江总督福宁、江南提督王柄和江苏巡抚奇丰额的陪同下乘坐快船,用时三天,巡视了江阴、吴淞口炮台,检查各水营战备情况。

        在江阴时,绵恩先去了黄山炮台,用半天时间抽查营头兵额、炮弹火药是否充足,随后又命炮台官兵当场演练火炮打放。

        一时间,长江南岸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被水营清空的那段江面上,实心铁弹炸出的水柱一道又一道。清军的山呼万岁之声在炮台和江面上此起彼伏,好不威武壮观。

        问题是鸣枪放炮这种事糊弄别人可以,到了绵恩这儿可没戏。他从乾隆三十四年就掌管火器营,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儿了。乾隆时代的火器营还不是后世的废柴,历次战争都会被征调派往前线。虽说打不过北海军,可收拾准噶尔、霍集占、大小莎罗奔、缅甸、以及廓尔喀还是毫无问题的。

        看完炮台守军的演练,绵恩的脸色瞬间就耷拉了下来,气的想砍人。准头太差不说,射速还慢,就这还想跟北海军的快船快炮抗衡?姥姥!

        没办法,时间太紧了,就算换将也来不及了。好在江阴炮台的火炮数量足够多,但愿能蚁多咬死象吧。

        无奈之下,他又检查了黄田港和靖江夹港内停放的上百条沙船。

        这些被用于封江的沙船都是长度在十丈左右的三千石大船,有五桅的,也有七桅的。因其方头方尾,在江南也被称为“方艄”。因为舱内已经放满了青麻条石,吃水线被压的很低,所以这些船都没法靠岸停放,只能系泊在深水区,由兵丁日夜看守。

        绵恩当着江南提督王柄的面,告诫看守沙船的官兵,如果北海军的船进入长江口,只要看见烽火报警,不用再行禀报,立即凿船封江。谁要敢消极懈怠,让北海军的船通过江阴,直接以通敌罪就地斩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