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后的查老六正要冲中年男子作揖,就见那人一摆手,哑着嗓子道:“免了,有事说事。”

        查老六躬着身,语带关切的道:“张老爷,就要靠岸了。按这里的新章程,待会儿北海兵要先上船查验人和货物,完事咱们才能下船。”

        “嗯。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您放宽心,八月节后小人都跑了三趟了。待会儿盘查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北海兵塞银钱,之前就有人干过,结果被抓了去关了两天才放出来。”

        “记下了。你忙去吧。”姓张的中年人点点头。

        半个时辰后,当船进入泊位刚下锚系缆搭上跳板,两名腰佩左轮短枪的北海军和一名穿着灰色棉袍戴着皮帽子的家伙就从水仙门走上了甲板。

        查老六满脸堆笑的上前冲三人作揖行礼,口中道:“劳烦三位大人了。”

        两名北海军没说话,戴着皮帽子的家伙有些敷衍的拱了拱手,说道:“查老六,你粮食生意做的不错啊。自打过了八月节到现在,这都是第四趟了吧?”

        查老六解释道:“马老爷,现在天津市面上的粮食几乎两天一个价,城外乞讨的流民都快超过五千了。我们东家想着趁着海面上冻前,再买一船高粱。唉!这个冬天不好过啊,指不定得饿死多少人呢”

        话说天津从明代晚期就是人稠地薄,因为盐碱地多,即便是丰收年景也不够老百姓吃的,所以从康熙年间起,经商人恳请,朝廷下发龙票,允许当地商人驾船赴辽东购买高粱、小米等杂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