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
王聪儿这队有五十个人,队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刚从行政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女性占了三分之一,年龄最大的也才十九,此外还有几个去年参加科举、目前还在学习期的“北海镇秀才”。队长年届四十,第一批岛国归化民出身,名叫高正,之前一直在治安警总署。
话说即便是在北海镇呆了快一年,也见识了不少新事物,可对于这些饱读四书五经,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的古代读书人来说,“男女大防”在他们心里始终都是个禁区,对北海镇倡行的“男女平等”之举极为排斥,甚至在课堂上还跟老师争论。
此事让刘思婷听说后极为不满,身为北海镇29人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她干脆让广播站连拨了一周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当然是歌词稍有改动的版本,听得一众秀才们瞠目结舌。
赵新得知后哭笑不得,经过考虑,他让于德利选了一些成绩好、思想还算开通的“新秀才”,进南下工作队呆一段时间,就算是实习。同时也让他们看看,北海镇培养出来的女学生做事不比他们这些“酸秀才”差哪去。
如今这个年月,不算那些母系氏族的原始部落,全世界倡行“男女平等”的只有北海镇这个政权,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比如在卷烟、火柴、纺纱、织布、制衣、白糖、罐头这些行业,从业者基本上都是女性,极大的弥补了北海镇在工业化发展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但凡一个国家想要搞工业化,不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完全是散场敲锣——没戏。
因为工作队不是正规部队,点完名后,队伍里的年轻人便又眉飞色舞的谈论城里刚结束的战斗。高正见状连忙摆手制止众人的七嘴八舌,说道:
“都静一静!有件事的跟你们说一下。咱们队的任务是接收满清的皇宫和文物档案。上面呢,知道谁也没进过皇宫,就给调来了两位新组员,呆会儿就到。他们以前都是宫里的太监,早些年被满清发配来的。之所以让他们来,是因为他们对皇宫内部的设施非常熟悉。一会人家来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表示热烈欢迎。他们说话的嗓音跟正常人不太一样,不要大惊小怪!哦,还得注意一点,千万不能管人家叫‘老公’!这是一种非常歧视的称呼,私底下说也不行。”
太监?那不就是宦官么!北海镇怎么连这种人都招进来了?
站在队伍里的林起宗和其他几个读书人不由泛起了嘀咕。不过一想到等会就要进皇宫,又觉得没这些人恐怕还真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