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纷乱中,江藩觉得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守,等司令部那边察觉情况不对,派人来接应。至于范统,就只能求老天保佑了。

        而此时在山坳外的林子里,坐镇指挥的和升额对从死去的电报兵身上缴获的野战电台困惑不已,他完全搞不懂这玩意是干嘛用的。

        电台被装在了一个野外迷彩色的双肩背包里,外面还露出一根半米长的天线。当他试着将背包打开,出现在他视野里的是五个极为怪异的黑色旋钮,以及一个有半个巴掌大的液晶屏幕,上面不停闪烁跳动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这可把和升额给吓了一跳,差点撒手就给扔了出去。武将出身的他迅速觉得这玩意太邪门了,等把东西带回东泉大庙后,让道士们先摆个阵做个法再好好参详。

        除了古怪的背包,死去的两名北海兵身上的武器和零零碎碎的装备才更吸引他的注意;能连发的步枪、匕首、野战水壶、兵工铲、护目镜、尼龙材质的武装带、指北针、餐具包、急救包.琳琅满目一大堆,件件都让人眼馋心动。

        和升额让自己的几名心腹将所有东西收好,一样都不能丢。要知道这些东西再加上几名牺牲的北海军首级,都是他向朝廷请功保命的本钱,不仅失土之罪可免,飞黄腾达更是指日可待。

        后世很多人都有个印象,那就是满清对失土的文武官员处罚极重,只有斩监候一个选择,于是很多将官和州县官在城池失守时会选择自杀。比较著名的有太平天国时期统领十万大军却弃城潜逃的两江总督何桂清,甲午海战大败的丁汝昌、以及被李鸿章力保才得以不死的叶志超。

        第七百一十章雪原遇袭(三)

        实际上在《大清律例》里,针对失土之罪的正确说法是“守边将帅失陷城寨律,拟斩监候”,而且是乾隆三十九年“王伦之乱”时才改的。比如雍正三年就规定,失守城池比照守边将帅被贼侵入境内掳掠人民律,发边远充军。

        不过,好吧,又要说不过了。由于清军在面对北海军时从来都是有败无胜,如果主将都要处斩,首先福康安就难逃一死,然后像什么长麟、松筠、保宁、庆桂、明亮、孙士毅、甚至还有阿桂,一个都躲不掉。

        乾隆深感犯法者太众,要是都杀,更没人敢带兵直面北海军了,于是在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便又规定了多种可以开脱减刑的情节,比如什么甫经到任了、被围日久了等等。反正个中意思满朝文武都明白,有后台就能活命,没后台就是死路一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