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动物在苦叶岛的东南部沿海有很多,当地的费雅喀人一般会在秋季进行捕杀,以获取充足的油脂和皮毛,渡过漫长寒冬。

        北海镇占领苦叶岛南部的大泊镇后,海狮皮和油脂就成了当地的一项特产。且不说油脂在经过简单加工后就是很好的保健药物,关键是皮子,只要拿到安平港,就会被各地来的客商一抢而空。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海狮肉又柴又腥,初次吃还能图个新鲜,吃多了便会觉得难以下咽。如今在苦叶岛南部的大泊镇上,老居民都不爱吃,只有那些新来的岛国农民才喜欢。

        不过在刘铮的建议下,为了保证当地海狮海豹的种群数量,大泊镇每年只在秋季才会进行猎捕,而且将数量控制在三百头以内。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听了同伴的话,陈英奇不屑的道:「这玩意有什么好吃的!皮子才值钱!等打完仗去抓几头!」

        柴荣听了忙不迭的点头,对这个主意深表赞同。作为一名曾经的八旗甲兵,他从未想到自己居然会远涉万里重洋,来到大海的另一头。

        现在已是农历十月了,相比冰天雪地寒风呼号的苦叶岛,这里的气候让他感到十分舒适,不冷也不热,甚至吹打在脸颊上的海风也带着丝丝暖意。

        在黑石镇煤矿经历了三年的劳役生活后,柴荣和陈英奇终于恢复了自由。不过因为暂时回不了盛京老家,两人便留在煤矿上当了正式工,每月能拿到10块北海元的薪水。别看钱给的不多,因为苦叶岛的冬季实在太冷,一年里起码有四个月不干活还白拿工钱,所以平均下来收入还可以。

        像他们这样的前清军战俘如今在苦叶岛上有一千多人,最多的时候几近三千。这些人的家大部分都在盛京和吉林乌拉;由于北海军一直没有南下,所以就算回到大陆也是有家难回,偷偷溜回去更是会身陷囹圄。无奈之下,有些人便继续留在了煤矿,有些则被油田招走了,还有一些人则去了虾夷地的牧场。

        当初民政的想法是让这些人留在苦叶岛落户,分给他们土地,把家属接过来。问题是五年过去了,苦叶岛南部那些被改造后的沼泽地也就能种点甜菜和黑麦,产量还不高;就算开出了十年的免税条件,好多战俘也不愿意。

        面对这种情况,民政方面也是很头疼;北海镇如今的地盘太大了,比苦叶岛耕种条件好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