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南直隶的龙灯和其他地方的舞龙不同。龙灯基本是固定的,而且只有龙头会由各个村社在专门的地方保存,龙身的其他部分都是从各家拿来板凳现场拼接,各家扛着自家板凳就可以参与进去。

        板凳和板凳之间会连接起来,以及还要在板凳上扎上代表龙身的灯。

        龙头每年都不换,而龙身基本是一年一换。有的地方会扎出非常具象化的龙身,有的地方则用点灯来替代。

        龙灯与龙灯之间的竞技更像是团体操的比赛——首先是赛跑。虽然扛着板凳跑是只要有脚就能做的事,但一百多节板凳拼在一起,一百多个人的合力全都聚在一起,这项活动就变得危险起来了。尤其是扛着龙尾的人。

        商洛记得,学校的运动会里隐约会有绑腿赛跑的比赛,把全班同学的腿绑在一起然后赛跑,中间还会穿插一些绕着柱子转圈的项目。而一旦有人摔倒,他要是带着周围的人一起摔倒那还则罢了。

        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摔倒,他就会被整个人墙拖着在地上跑。

        龙灯也是如此。当一百多个,乃至更多的人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合力会完全展现在龙尾上——每年龙灯项目都能看到有人在转弯时被龙尾扫到,轻则摔出去好几米,重则被积压进骨科病房。

        这其实是一种相当危险又激烈的民俗活动。因为隔着一百多个人,龙头的部分根本看不到龙尾在做什么,前面跑路的人也看不到后面在做什么。

        所以一边跑的时候,旁边的吹打乐队也要跟着一起跑,一边跑一边奏乐。

        “啊商洛,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应天的龙灯是不赛跑的。”

        “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大家要在街上狂奔呢。”

        “你想看的话可以去南边,那边的龙灯还有这样的习俗。应天的龙灯在游街的时候就只是走着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