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买奖也不是谁都可以买的。

        你得拥有名气、电影质量要过关、至少说出来得奖“名副其实”才行。

        就像冯晓刚这辈子就对三大奖耿耿于怀,总觉得自己可以给张一谋、陈恺歌掰一掰手腕,所以一门心思想要冲奖,拍了好几部文艺片,最后三大入围不了,华宜就帮他拍的《我不是潘金莲》弄了个圣安的金贝壳。

        顺便,给兵兵拿了个圣安的影后。

        这样的操作,在后世还是很多很多的。

        很多A类,成了华夏人傻钱多娱乐圈的后花园一样操作。

        而这样的镀金,不止国内的电影行业,食品、外贸等等,其实都以国外的奖项为荣;崇洋媚外这两年应该是达到了最高峰。

        很多项目,拿到了一个xx国家的金奖,就可以在国内大吹特吹,发通稿换取流量赚大钱。

        收割国内观众的韭菜,还有薅粉丝的羊毛,何乐而不为?

        “难道……真的不行么?”

        哈维有些怀疑人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