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参赛作品品质,绝对是近些年来最高的。

        陈瑾也是昨天聚会后才从田状状那听到的“噩耗”,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基本上都不是无名之辈。

        近些年来,各大电影节不可避免的受到电影商业化的有力冲击,拿三大电影节之首的戛纳来说,它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一个电影大卖场。

        而柏林电影节则在政治题材上偏爱有加。

        威尼斯也不例外,不过更偏向于文艺。

        最近几年,美国影片无论是参赛数量,还是获奖情况,都比以前有所提升。

        这说明威尼斯也想通过美国出产的商业与艺术兼具的影片,来提升威尼斯入围影片的整体水平,包括影片获奖之后所能斩获的票房能力,来向世界宣告威尼斯的市场价值。

        但是另一方面,威尼斯一直宣扬其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因此被誉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

        在这种商业与艺术之间,威尼斯有时候也是选择艰难,但这一次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评审团主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在昨天的开幕式红毯上,只说了简短的几句话,主要意思就是,一切都向艺术让步。

        算是定下了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基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