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演播大厅的舞台,瞬间出现了一个时空循环的分割。

        左侧为2011年数字中国,大好河山的场景扑面而来,冷蓝的光效无比的真实;而左侧,则为1925年的湘江秋色,暖橘色的色调配合着湘江和橘子洲头的壮观美景,令人心潮澎湃。

        李永手捧着一本书,立于阴阳的交界线,神色肃穆。

        他在那深情的诵读:“今日,我们翻开一部激荡百年的‘觉醒典籍’——”

        “它刻印于橘子洲头的层林尽染,奔涌在五四运动的街头呐喊!”

        “这,是华夏青年,以热血书写的《青春宣言》!”

        灯光随着李永的叙述,而逐渐的黯淡了下去。

        仅一束顶光,打在舞台中央的巨型的毛笔雕塑之上;李永身着灰色中山装,指尖划过看似悬浮的电子屏,水墨特效随动作流淌成《沁园春·长沙》的词句。

        李永低语,淡淡的声音回声响彻全场:“1925年的湘江秋雨,可曾预见到百年后的北斗星光?”

        嗤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