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大军亦是如此,两支五人小队如法炮制,将军旗插入了兽群更加核心的区域,死死挡着外围寒兽,让军旗在寒风中屹立不倒。
“下旗令了,屠龙军的弟兄们,跟我杀过去!”
“虎豹军弟兄随本都统冲锋,零星寒兽随它去!”
“宣武神武两军弟兄,看准军旗位置,冲进去。”
大夏成军已历六年,军队不管是配置还是战法,基本都已趋向成熟了。
每支大军都会从斥候营中挑选五名精锐,担任军中掌旗使,其中正使一人,副使四人,这五人在战场上不管杀敌,只顾护旗,而且要随时根据都统的命令,挪动军旗位置,为士卒指明进攻方向。
按说屠龙、虎豹、宣武神武四军,应该由各自都统袁城、罗源、洪广、洪天四人指挥,但眼前这场战斗四军的最高指挥,显然是宇文焘。
所以宇文焘命令一出,四军共计二十名掌旗使,立刻闻声而动,配合下了旗令,再由袁城等四名都统亲率大军,朝着军旗所在方位,冲杀进去。
对个人而言,百人规模的大战其实就有些混乱了,打到激烈时候,若是不注意观察战场情势,不但有极大概率会误伤己方,也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处境,无法发挥出大军应有的战力。
上升到千人规模,那就更不用说了。
掌旗使的设立,可以说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