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样本接触实验照常进行。林菲更加小心翼翼,在提供关于那个冰冷意志的碎片化信息时,更加刻意地强调感知的模糊和困难,偶尔才“艰难地”捕捉到一丝陈曜那“熟悉的痛苦波动”,但始终无法定位。
她注意到,当她描述陈曜的波动时,杨振宁(通常通过观察窗或在后台监听)会格外沉默,似乎在仔细分析每一个词。
实验间隙,研究人员准时来采集她的能量烙印数据。过程并不痛苦,只需要将手掌按在一个特制的传感器上,全力运转烙印即可。但林菲能感觉到,那传感器不仅在记录波动,似乎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试图引导她能量按照特定频率运行的倾向力。
她立刻警觉,强行压制住烙印的本能反应,只维持在一个基础且稳定的输出水平,假装并未察觉那丝引导力。研究人员记录下数据,没有多说什么,但林菲怀疑他们是否发现了什么。
这种每日的数据采集成了新的例行公事。林菲疲于应付,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她体内的能量烙印在持续的压力和样本刺激下,确实在缓慢成长,感知范围从周围数米逐渐扩展到小半个走廊,能分辨出的情绪和能量类型也越来越多。
第37章:无声交锋与烙印异动
她开始能隐约感觉到其他隔离间里那些“收容物”的模糊状态——有的死寂,有的狂躁,有的充满怨恨。她甚至能感觉到雷浩所在医疗舱的方向,传来一种极其微弱、仿佛风中残烛般的生命波动,以及一种……与之交织的、令人不安的冰冷粘稠感——那大概就是幽影结晶治疗的效果。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在一次数据采集时,林菲刻意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样本感知带来的焦躁和抗拒情绪,混入能量波动中输出。她想试探对方的反应。
负责采集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细微异常波动的数据,愣了一下,抬头看了林菲一眼:“‘钥匙’,请保持情绪稳定,集中精神。”
“抱歉,”林菲立刻露出疲惫的表情,“刚才……好像又隐约听到那些杂音了,有点心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