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烙印初显与信任裂痕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只有能量屏蔽舱发出的低沉嗡鸣和林菲尚未平复的急促呼吸声。观察窗后,研究人员和likely在场的杨振宁都在等待她的描述。

        林菲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只是震惊而非有所隐瞒:“我……我看到一片灰色的、迷雾笼罩的地方,有很多……难以形容的阴影。还有冰冷的、发光的建筑,里面有很多像傀儡一样移动的人影。感觉……非常冰冷,充满了一种想要把一切都变得一样的……意志。”她省略了所有关于陈曜的细节,将重点放在了那片荒原和晶体建筑上。

        扩音器里沉默了几秒,传来研究人员的声音:“记录:感知到疑似异维度景观碎片,具有高度秩序化、同化性特征。与‘静默’场理论中的极端有序倾向部分吻合,但表现形态超出预期。”接着,另一个更冷静的声音响起(很可能是杨振宁):“继续。还有吗?任何细节,温度,声音,具体的感觉?”

        林菲强迫自己回忆那些令人不适的感知:“温度……极低,是一种能冻结思想的寒冷。声音……有很多混乱的噪音,但又仿佛被某种力量强行压抑着。感觉……像是被无数双没有感情的眼睛盯着,让人想要逃离,又仿佛……有一种力量在邀请你放弃抵抗,融入其中。”

        她说的都是实话,只是并非全部。

        “记录:感知信息包含强烈的精神压迫和模因污染特性。‘邀请同化’特征与裂孔溢散效应一致。”研究人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钥匙’,尝试再次接触,看能否感知到更多关于那个‘地方’的结构信息,或者……它是否对我们的世界存在特定的‘指向性’或‘目标’?”

        林菲心中一动。目标?那个冰冷的意志,它的目标是什么?仅仅是同化看到的一切吗?还是有着更具体的目的?

        她再次将手按在感应板上,集中精神。这一次,有了心理准备,她努力忽略那些混乱的噪音和冰冷的窥视感,试图将意识更深入地探向那份样本的核心。

        能量烙印在她体内加速流转,带来一阵阵轻微的刺痛和酥麻感。她的感知仿佛穿过了一条由苍白和暗紫色能量构成的湍急河流,逆流而上,试图接近河流的源头。

        更多的碎片化的感知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