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冷淡的声音打断了乔效云的幻想,他站在楼梯上,稍稍居高临下俯瞰着林若卿,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说道:“有什么事您说。”
林若卿拉紧了外套,冷淡的说:“我们公司在贵行有一笔五亿的贷款下个月到期,希望能做展期。”
乔效云将视线移到林若卿的脸上,对方直接了当的说明了意图,即使是有求于人,表情仍很淡漠,就像你帮我办事是理所当然的。对乔效云这样的人而言,其他不管什么人,这样的语气都必然导致反感,但林若卿的确有这样的魔力,好像她不这样说话,反而令人不适应。
“原来是这件事。”他装作有些意外的说,“五亿也不是什么大数目,以华隆的实力应该没有必要做展期吧?”实际他早就知道华隆有流动性危机,并且有五个亿要到期了,才向林若卿发起了邀请,要是以前,他决计不会如此自讨没趣。即使是现在,他也觉得林若卿未必会来,但幸好,林若卿来了。
“五个亿确实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最近的情况您应该清楚,行业不景气,我们的流动资金也很紧张,银行对于我们又限制的太死,明明我们华隆是符合专项资金的放贷条件的,但专项资金就只给了一点点,至于商业贷款,很多银行被衡达给吓怕了,卡着不给融资。”
说到专业方面的事,乔效云脑子也恢复了思考能力,他严肃的说:“我明白。但您也应该明白我们银行不是不放给华隆贷款,而是所有的房地产都很难得到贷款。从目前的形式来看,以前房地产的那种玩法已经玩不下去了,增量时代结束,现在是存量搏杀,房地产业真正的出清现在才开始,这个寒冬会迫使手握大量地产的企业资不抵债实质性的破产。大家都在等大浪淘沙,最后能活下来的企业,才会获得银行的支持。银行业就是这样现实,只给有钱的企业贷款,而不是给需要钱的企业贷款。”
“您说的都对,但我们和其他房地产不一样,我们有大量优质的资产,包括一线城市的商业、公寓、酒店和物业公司,以及全国十多座仓储物流中心,将来我们华隆会把更多二三线城市的地块转换成仓库租金这种更长周期、现金流更好的经营方式,而非商品房销售那样前置高额投入、寄希望于快速销售回款的经营方式。”林若卿说,“虽然转型很痛苦,但我们华隆有信心活到最后。”
乔效云斟酌了一下说道:“我知道林总裁转型的很坚决,但是政策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你们房地产企业应该清楚,以前享受诸多利润不是你们企业多厉害,而是你们间接为地方提供了财政收入,一旦你们丧失了这个作用,即便想要转型,也会很艰难,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们不能刚立秋就畅想春天来临,就眼下看,相关链条都逃不开寒冬洗礼,无非是别人在零下四五十度裸奔,你们华隆好歹还有件衣服,能够蔽体。”
林若卿扬了下眉毛,略带点自负的说道:“实际上几年前我们就预见了未来,我们参照日夲大和房屋的模式,在一五年的时候就进行了布局,最近我们还收购了九所冷库,正在加紧建设冷链物流,并拟定和都东展开合作,倚靠核心商圈所持有的物业,建立类似河马那种模式的零售加生鲜的连锁商场。就像大和,它曾经是日夲三大住宅开发商之一,三十年前它的主要收入百分之七十五是来源于买地、建房、卖房、经营,而酒店、商场出租等其他服务收入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三十年过去了,服务收入现在已经占到了大和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六,而买地盖房、建房、销售才占到百分之二十六。和衡达无奈转型,病急乱投医的投资瓶装水、新能源车不一样,我们的转型并不是仓促的,也并不涉及我们不擅长的领域。这些规划很早就开始做,而且我们计划在五到十年后,完全转型成地产运营及服务业务。”她平静而坚定的说,“房地产的时代结束了,但房地产的时代也才刚刚开始。我们华隆必将成为新的房地产企业标杆。”
乔效云凝视着林若卿自信而笃定的面容,那双灵动的眸子透着智慧和坚韧的光芒,“我对林总裁的能力一点也不怀疑,对华隆的未来相当看好。就我本人而言,十分愿意支持林总。但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