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爷很欣赏他。便给他改名李贤,授燕王府纪善,成为了燕王朱棣的老师。

        再后来,靖难之役爆发。李贤为燕军调度粮草、训练骑兵付出了不少心血,颇有功劳。

        燕王登基,造永乐盛世。成祖驾崩又换了仁宗。仁宗封李贤为忠勤伯,世袭罔替,食禄一千石。

        仁宗封李贤这个蒙古人为伯,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李贤在靖难之役中的确功劳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给草原的蒙人做个榜样:瞧,别看你们是异族。只要你们归降大明,做大明天子的子民。大明一律会善待。

        这不,你们的同族“丑驴”李贤就封了伯爵嘛?

        自那之后,忠勤伯爵位一代代传了下来。世人评说:公爵有可能被削,忠勤伯爵却是千年不碎,万年不烂的金饭碗。

        因为只要大明还有忠勤伯,就能让草原的蒙古人知道,南下归顺,好处大大滴啊!

        忠勤伯的存在是一面旗——大明招抚草原蒙古人的旗。

        这一代的忠勤伯欺压百姓,强占房屋、良田。林十三想管是管不了的。即便陆炳出马,可能也扳不倒忠勤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