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抗倭是急务,杨博做出了让步,将七成的火器运往东南。三成的火器运往九边。

        同时工部和锦衣卫的能工巧匠也开始加紧仿制。

        东南那边,胡宗宪接到了开放广、杭、福三地为通商口岸的圣旨。他立即开始着手通商事宜。

        一条夷鱼,竟成了试行通商的关键。

        胡宗宪心知肚明,光有开放口岸的圣旨还远远不够。不平定倭寇,通商就是一句空话。

        似乎有人要给嘉靖帝试行通商的国策上眼药。嘉靖三十七年的春天,东南沿海的倭寇登陆更加频繁。

        幸而有佛郎机人的那批精良火器襄助,东南局势未至不可收拾。

        胡宗宪愈加觉得,他手中的近二十万卫所军不堪用。能战者十之一二,愿战者百中无一。

        必须要建立一支能打仗、敢打仗、善打仗的新军。

        老胡自到任浙江,就一直在回避建立新军的事。因此事万分敏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