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在这东西的最上端,有四枚斜插着的铜钱,因为只露出了边道,而且是埋在里面的,加上我忽视了最明显的地方,所以没看到。

        我找来一把尖头钳子,夹住其中一枚的边道,用力一拽。

        没夹出来,碎掉了。

        断口处露出的不是铜色,而是灰白色。

        “把头,这不是铜钱,是锡钱。”

        把头看向我道:“我说什么来着?这搞不好就是当年方腊从睦州神泉监铸钱局抢来的原料。”

        把头说的睦州神泉监,就是后来的严州神泉监,徽宗平定方腊后将睦州改成了严州,有严加防范,严厉监管之意。

        一共有四枚,夹碎了一枚,另外有一枚明显变形了,我这次小心翼翼,完整取出来了。

        我以为会是“永乐钱”,甚至很有可能是“祖母钱”,因为宋代的铸钱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祖母钱,原母钱,一级母钱二级母钱,然后是普通流通钱,在原母钱而和一级母钱之间还会挑选出呈样钱,这个呈样钱又分成了宫廷审样钱和钱监留档自查的存样钱,而最早的祖母钱肯定是软质材料,因为方便雕刻修改,祖母钱翻砂出原母后便销毁了,因为用完即毁,所以市面上几乎没人见过实物样子,推测可能是木头的,牙的,纯锡的,这些都有可能。

        如果这是“永乐通宝祖母钱”,那价值很高,会超过我之前卖给梅梅的那几枚。

        虽然那几枚铁的也能称得上举世无双,但祖母钱路分太高,梅梅之前苦恼过,她担忧市场上不认同方腊铸的永乐,一旦能确认这是祖母钱,那便能形成一条完整证据链,皆时铜钱,铁钱,祖母钱,便能互相印证,大大增加市场认可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