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蛛丝马迹(六)

        石岩接着说:

        “到淞阳工作的这段时间,耳闻目睹了一些情况。我没有想到这些所见所闻竟然都证明了我原来的判断:淞阳兴商行果然是一谭幽深的浑水。水浊则鱼多,遗憾的是都不是什么上等水货,充其量是鱼鳖虾蟹罢了!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全市信贷大检查,从其中反映出来的部分问题来看,淞阳市行在内部管理方面、尤其是在信贷管理上隐藏着极大的‘漏洞’!想不到在正常贷款中潜伏着相当数量的涉嫌重大违规性质的法人贷款。这种现象就像是一颗颗‘毒瘤’,已经或者正在侵蚀着我们的总体资产质量。

        比如说,营业部总经理梅艳木自杀的事件就是个极典型的例子。虽然省行并没有将此事当做刑事案件处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中没有违法行为的存在。人死如灯灭!闻禄、梅艳木离开了,似乎有关他(她)们的故事就此完结。但是那些和他(她)们有关的账目却无法灭失。在这些数据、资料后面,一定还有更深的目前还不为人知的‘背景’。

        梅艳木是个十分神秘的女子,她的个人帐户上巨额资金的去向究竟是哪里?来源又是何处?是什么原因能够促使她的个人卡可以直接和企业的巨额资金产生频繁的往来交割?

        再有,有关闻禄遗留的巨额资金如何处理,至今仍然是个‘谜团’。我知道,有些情况涉及到淞阳社会上的其它部门,按照省行的意思是不做深究,但是这等于我们自己给自己构筑一道围墙。淞阳市行深层次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恐怕是要‘按住葫芦浮起了瓢’。甭说搞经营发展,仅就眼下过量的内耗成本就会把我们逐渐拖垮!……”

        “看来,你对淞阳的了解和认识不是一般层面上的。这些情况是原来就掌握的还是到淞阳以后慢慢体会到的?”

        张茂林凝神问道。

        “张行长,这有什么区别吗?”

        石岩反问道。

        “有啊。前一种情况说明我们淞阳兴商行早已经是臭名远扬啦,后者是显示了你的思考能力和工作作风。你说对吗?”

        张茂林提示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