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斯萨珊将这种想法上报给了沃洛吉斯五世,很快就得到了准确且肯定的回复。

        而对于司马懿来说,法尔斯萨珊的这种行为,无异于肉包子打狗。

        不管是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还是对于未来的汉帝国来说,法尔斯萨珊的这种行为,司马懿都是内心喜悦的选择全力支持。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大量学习和借鉴汉帝国的作战方针和作战方法,甚至包括士兵的天赋,确实能够让帕提亚帝国在短时间之内变强,但是这样的代价,可不仅仅只是军队实力上限,受到汉帝国军队的影响。

        除了军队实力以外,军队士兵自身的实力和思维方式,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在立场倾向方面,也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小规模短时间之内或许还没什么问题,但是规模一旦大起来,战斗力逐渐变强,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高,话语权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那么这一批军队,也将影响整个帕提亚,这对于司马懿来说,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事儿了。

        毕竟汉帝国的目标或者说司马家族的目标,司马懿自始至终也没变过。

        当然,虽然知道这件事情利益特别大,而且也非常有利于他们,但司马懿也必须选择演一下,才能让这件事情更容易敷衍过去,掩埋这种想法下的真相。

        一方面举起汉帝国与帕提亚双方之间的盟约大旗,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大义,使道义上面具备这样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则进行了部份利益的交换,让帕提亚更认可这一点。

        没有利益,全心全意的帮助,就算是沃洛吉斯五世和法尔斯萨珊内心当中相信这一切,帕提亚的其他人就能够相信这一点吗?

        或许在有外敌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一切都掩盖下去,但司马懿又怎么可能允许对方有这样的想法?

        内心当中怀抱忌惮和谨慎,根本不利于汉帝国后续的文化同化和思维倾向。

        所以打开一部分天窗,说出一部分有利之语,反而能够融化双方之间的关系,促进双方的进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