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徐晃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再加上徐晃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过来帮忙打打下手,真要在战局不利的时候,掩护大家一起撤退的人。

        在这种心态下的徐晃,那是真抱着一股期待年轻人未来的心态,所以对于司马懿的命令,一般都会思考一下其中的正确和错误性,只要不是大且致命的错误,都会选择去执行。

        因为这样做,也能够让这些年轻人知道,行使一些错误命令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换而言之,徐晃正常情况下不会去抗拒司马懿的命令,虽然他也不太确定自己会做什么,更多时候只能够随机应变。

        终究是情报缺失过于严重,而且自身所得到的情报,很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

        十个情报里面有九个情报都是帕提亚给的,就这种情况,徐晃觉得自己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比较好。

        相比之下,魏延就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了。

        从国内刚开始出发的时候,魏延知道自己前往中亚以后有可能面临的情况,可以说基本摆不脱被指挥的命运。

        对此,就算是生性高傲的魏延,也没有表现出抗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