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奇听到这样的答复,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即叹了一口气。

        如果抛开目的不谈,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徐庶,其实都在努力的进步和学习,然而如果加上此行的目的,那么两个人执行的方针有所偏移。

        区别在于各自偏移的目的,有多有少罢了。

        从大方向来说,汉帝国对于帕提亚帝国的谋划,确实是以谋国为主,但是这种谋划,是以民心为主,需要的是基层和底层,而不是现如今的这些顶层贵族。

        不管是陈曦也好,还是司马懿背后的几人也罢,对于司马懿的目标和成长方向,并不是以此为基谋划帝国。

        而是借着这个机会,了解各方势力,统合各自的人员,增加相关的经验,强化自己的军事能力和指挥适应能力,将自己曾经的理论化作实际的经验,从而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大军团指挥。

        所以为司马懿准备的人员,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亦或者是各方面的定位,都符合一个大军团的框架。

        其中需要更改的一部分,靠着司马懿自己的能力也能完成。

        可以说,这一次机会,本身就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一次可以说是为司马懿量身定制的机会。

        而在背后的制定者,除了陈曦以外,其实也包括司马懿的竞争对手诸葛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