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互议,牵扯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然后繁钦招架不住了,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人说的是真是假,他都没听说过,感觉像是假的,但是看着二人之间的描述,都认可对方的语言,那岂不是真的?

        在这种情况下,繁钦有一些尴尬了,虽然引经据典,对于各种经典,他了解的很多。

        但是知识面,真心没那么广,繁家早已经不是什么大门大户,就算保留自己的核心思想,也只是精通,而不是广博。

        恰巧正好碰上蔡琰前来送书籍,繁钦没做犹豫,直接让蔡琰当裁判。

        毕竟能够背下整个东观藏书的蔡琰,肯定知晓这些经典古籍,到底是真是假。

        而他正好就在一旁,观看进行辩论的二人。

        当然了,更换裁判的同时也告诉了诸葛亮与司马懿,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司马懿与诸葛亮听到以后各有所思。

        司马懿更在意繁钦所说蔡琰的工作内容。

        偶尔记录政务厅的工作日常,人员状态,并记录下来,大多数时间都在写书和修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