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泽低着头:“……知道。陈老师,对不起。”他这次认错认得干脆,甚至带着点他自己都未察觉的诚恳。

        陈秋铭有些意外地挑挑眉,这不像李一泽平时的风格。他看着眼前这个男生,倔强、疏离,却又在某些时刻流露出一种奇异的真实。他想起黎晓知评价李一泽的话——“他怎么那么像大学时候的你”。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陈秋铭记忆的闸门。

        他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大一刚入学时,也曾勉强自己去上每一节课,但多半也是去补觉的,讲台上下,是两个互不干扰的世界。到了大二,便开始“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借着各种理由逃离教室。等到大三,除了极少数感兴趣的名师课程,基本就和常规课堂绝缘了。那时的他,觉得课堂教授的东西刻板无用,远不如自己钻进图书馆看书,或者经营历史爱好者社团来得实在痛快。他所有的时间和热情,都投入到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和……那个如今远在原州的人身上。玩得不亦乐乎,却也真的错过了很多系统学习的机会。

        想到这里,陈秋铭看着李一泽的目光不由得柔和了些许,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理解。他放缓了语气:“李一泽,我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大学之大,在于包容。如果你真的认为课堂上的东西对你无用,你有权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既然你选择了坐在这个教室里,我希望你能给予课堂和老师最基本的尊重。这不仅是规矩,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修养。更重要的是,四班是一个集体,我希望能看到你更好地融入进来,而不是永远做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你的聪明和潜力,不应该被浪费。”

        李一泽安静地听着,这次没有反驳,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嗯,陈老师,我明白了。下次……不会了。”他的保证依旧简短,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显得认真。

        陈秋铭点点头,不再多说。他看着李一泽离开的背影,瘦高、挺拔,带着点孤拐的气质,却又在某些瞬间透露出内心的挣扎和敏感。这个男生身上,有种复杂的矛盾感,让他不由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他想到郑燚。那个仿佛装着班级所有人事档案的“数据库”。

        一条消息发了过去:“郑燚,方便来一下办公室吗?想了解一下李一泽同学的情况。”

        不过两分钟,郑燚就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步伐轻快,表情一如既往地冷静干练:“陈老师,您找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