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陈秋铭看向她。
“嗯。”郑燚点点头,眼神锐利起来,“您可能不知道,大一的时候,袁友三和一班那个班长楼营起过不小的冲突。”
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速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义愤:“那天下午,我和颜心心在篮球场旁边练球。楼营他们一班几个人在场上打球,打得很疯。袁友三正好从场边路过,楼营一个球没接住,高速旋转着直接飞出去,特别狠地砸在了袁友三的头上,当时声音很大,袁友三差点被砸倒,眼镜都打飞了。”
“按理说,砸到人了,怎么也该道个歉吧?可楼营呢?他不仅没道歉,反而慢悠悠地走过去,指着袁友三就骂,说什么‘你他妈不长眼睛啊?没看见这边打球?不会躲着点?’”郑燚的语气里带上了厌恶,“袁友三本来被砸得就晕,一听这话也火了,就反驳了一句‘你打球打到人还有理了?’。结果楼营仗着他们人多,围上来推搡袁友三,嘴里还不干不净的,眼看就要打起来。当时颜心心气得不行,差点冲上去帮袁友三理论,被我硬拉住了。”
“幸亏那个时候翁斯桐老师正好从那边路过,赶紧把他们劝开了。”郑燚顿了顿,补充道,“后来袁友三气不过,去找潘主任反映这件事,结果也是不了了之。系里谁不知道,楼营是潘主任的‘得意大弟子’,潘主任处处护着他,没人敢惹。”
陈秋铭静静地听着,脸色越来越沉。他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桩旧怨。
郑燚最后总结道:“楼营和贺万年是铁哥们,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贺万年是自律会会长,这次招新的初步审核,他肯定插手了。袁友三的名字莫名其妙没了,很难说不是他们在背后搞鬼,故意给袁友三穿小鞋,报复当时的事。”
逻辑清晰,合情合理。陈秋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他站起身:“我去找潘主任。”
郑燚也站起来,低声道:“您小心点,潘主任肯定会护着他们。”
陈秋铭点点头,大步走出办公室,径直走向302。
潘禹会正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见陈秋铭门也没敲就进来,脸上露出一丝不悦:“陈老师?有事?”
陈秋铭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但话语里的力度却不减:“潘主任,娄老师刚发的自律会招新初步名单,我看了一下,发现我们班袁友三同学的名字不在上面。他昨天明确表示已经按要求递交了报名表,且完全符合招新条件。我想了解一下,他为什么会被排除在初步名单之外?筛选的标准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