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夏:“看完了,但有些地方不太明白,还需要您老教导。”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小小的卫生室仓库变成了临时课堂。
王院长不愧是军区医院的泰山北斗,行医数十年,手中经过的疑难杂症、战场急救案例数不胜数。
他先解答了林初夏看不懂的医学术语和药方配比的原理。
然后故意挑了几个极为复杂,涉及多器官衰竭和罕见并发症的病例,条理清晰地讲述着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抢救过程和经验教训。
他语速不快,但信息量极大,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林初夏如同最专注的学生,凝神倾听,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关键点。
讲完几个复杂病例,王院长故意停下来,处理了一点医疗队的事务,过了近两个小时,才突然回头,像课堂上抽查学生一样,针对刚才讲过的某个病例的抢救用药顺序和剂量,对林初夏进行了提问。
林初夏没有丝毫迟疑,对答如流,不仅准确复述了王院长讲过的内容,甚至还能结合自己看过的医学理论,对其中某个用药选择的考量进行了简短的补充分析。
她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全不像一个刚接触医学不久的新手。
王院长眼中的惊讶越来越浓,随即被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爱才之心取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