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但凡能走得动路的都去看热闹,几乎倾巢而出。

        壮劳力们是主力,肩挑手推着沉重的担子和满载粮食的板车,步伐沉稳有力。

        妇女们则在一旁搭把手,或是在队伍后头赶着大队上交的肥猪。

        跟着去看热闹的老人和孩子们,举着噼啪作响的松明火把,兴奋地叽叽喳喳。

        一条由点点火光和兴奋欢呼声组成的蜿蜒长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浩浩荡荡地向着红嘴子公社进发。

        林初夏也推着她那辆宝贝飞鸽自行车,斜挎着小包,车后座两边各驮着一大包粮食。

        她走在队伍中间,和其他知青们一起,小心翼翼地推着车,努力在坑洼的土路上保持平衡,车轮碾过冻得硬邦邦的地面,发出单调而清晰的“吱呀、吱呀”声。

        红嘴子公社下辖的生产大队不少,每次交公粮都是十里八乡的大事件,无数好信儿(好奇)的人会去围观。

        主要是为了看看各个大队的收成和实力,回去也好当个谈资,在炕头上吹吹牛。

        林初夏也是头一回亲历如此盛况,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新奇。

        一路上忍不住和同行的知青们叽叽喳喳地讨论。

        林初夏:“哎,你们谁知道这交公粮具体是怎么个交法?光知道要交,里面有啥门道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