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乞丐吐出最后一口气的瞬间,他紧捂的破旧衣襟散开,半个被压得稀烂、沾满尘土和血迹的粗粝窝头滚落出来——那是他今日乞讨所得、唯一能果腹的东西。
然而在扑出去前的一刹那,他却已将这救命的食粮,塞进了身边一个饿得啼哭不止的陌生孩童手里。
祭坛投下巨大的阴影,这一刻,贵族头顶熠熠生辉的金冠,与乞丐脚边裂了口的破陶碗,在尘土与血污中,竟被命运的天平称出了同样的重量——那是人性深处,无法被身份掩盖的光芒。
“众生之‘平’,何曾是穿着一样的华服,住进一样的广厦?”叶昭凤的目光死死锁在那半个染血的窝头上,思绪翻涌。她见过尚书府鲜衣怒马的公子,为争一尺路面,将小贩赖以活命的担子踢得粉碎;也见过守城门的无名小卒,在寒冬里默默将自己的口粮掰开,塞给瑟瑟发抖的逃荒老人。“它是在‘贵’与‘贱’的冰冷标签之下,都跳动着一颗会痛、会暖、会在生死关头为他人挺身而出的——人心。”
楚凡指尖灵力如水流淌,拂过祭坛冰冷光滑的台阶。令人惊奇的是,台阶上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既有贵族华贵皮靴踏出的印迹,也有百姓赤足或草鞋磨出的凹槽——在灵光的抚慰下,竟如水波般荡漾、交融,最终不分彼此地重叠在一起。
他的声音如同叹息,又似箴言:“脱凡境的‘平’,是看透了身份地位不过浮云虚妄,心中所敬所守,唯有那颗‘无论身处云端之巅,还是泥淖之底,都未曾真正冷硬下去的心魂’。”
**典籍存疑关**
混沌氤氲,化出一间弥漫着陈年墨香与尘埃气息的古老书院。高耸的书架上,层层叠叠堆满了纸页泛黄、虫蛀斑斑的典籍。一个年轻书生的虚影,正对着一卷摊开的《圣人言》紧锁眉头,手中的朱笔悬停,笔尖饱蘸的墨汁几乎滴落。
书页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的批注:“此处云‘女子无才便是德’,然吾母通晓文墨,善理账目,一村粮税,赖其周旋方免饥馑;此处言‘商人重利轻义’,然城东张掌柜,洪灾之时散尽家财购粮施粥,活人无数……”
须发皆白的老院长气得浑身发抖,戒尺重重敲在书案上:“放肆!圣人之言,字字珠玑,岂容尔等黄口小儿妄加质疑?你这是要掘断我读书人的根基!”
书生却不惊不惧,从容地从案下捧出一摞厚实的、沾着泥土气息的册子,郑重摊开在老院长面前。
册中墨迹新旧不一,记录着市井俚语、田间农事、商贾百态。“弟子非敢毁根,”他目光澄澈,声音沉稳有力,“弟子所求,是让这根基深深扎进脚下的沃土,而非悬于九天之上,不食人间烟火。若典籍之言,不能解世间疾苦,不能释百姓困惑,束之高阁,与废纸何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