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有个青花小罐引起了他的注意,撇口,鼓腹,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沉稳,绘着简笔缠枝莲纹。

        他小心捧起来看,分量适中,底足露胎处胎质洁白细腻,火石红自然。

        这很可能是明中期民窑精品物件。

        它保存的很好,是少有的毫无破损的陶瓷器。

        还有一个青花花瓶看起来更珍贵,奈何口沿有一道明显的冲线也就是裂纹,导致它价值大打折扣。

        当然,他觉得还是不可多得的老货。

        青花小罐放好,他又去把刚才注意到的一个粉彩小碗拿了起来。

        上面有画,画工略显粗糙,但“乾隆年制”四字寄托款清晰,胎釉结合处老化痕迹自然,也能卖不少钱。

        完整的器皿里还有几个粗陶罐、土窑烧的黑釉碗,以他的眼光来看应该不怎么值钱,或许年份够老,可没有历史文化价值。

        半大小子们干活麻利,很快抬着筐子到来,里面是满满的麦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