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阳和李燕的这桩婚事,李家当初就极力反对。
80年代上海小姑娘的择偶标准讲究“三高五员”,三高指的是:长得高,学历高,收入高;而五员则是:相貌像演员,收入像海员,身份是党员,身体运动员,在家服务员。
当然这只是坊间的玩笑话,但却依然能从中窥得当时上海婚恋市场的冰山一角。
赵阳虽然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材生,外貌条件也非常不错,但他有一个彼时绝大部分上海女方家庭都难以接受的硬伤——父母早逝。
没有双亲,就代表没有帮衬,无法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上施以援手。
加之赵阳本就不是出生在大城市,老家县城那除了有一间根本不值钱的土房,就是一大堆“穷”亲戚。
就算他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进入了新华社工作,但这种体制内的岗位都面临着收入不高、晋升缓慢的缺点。
按照阿红的说法就是:别看赵阳乓乓响一个大记者,每年三百六十五天里三百天不着家,但其实还没上海一个普通卡车司机挣得多。
相反李燕的家境虽然算不得大富大贵,但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她的父母都是铁路系统的职工,工资一般但福利待遇极佳。
在新康里弄堂绝大部分小楼都需要挤进四五户人家甚至更多的时候,李家就能独占一户,居住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渥的。
李燕和哥哥李国伟的童年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两兄妹的成长经历却大相径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