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来啦?快快,正好帮忙看看,这是浙江美术学院专门送给考察队的浮雕,祝愿我们首次南极考察成功,你说摆在哪里比较好?”
刚走进招待所的小院,赵阳就看到郭坤在冲着他招手,对方穿着深绿色的防风衣,脚上一双脏兮兮的橡胶鞋,浑身灰蒙蒙的,给人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
“说这浮雕是仿铜玻璃做的,取名叫《硕果》,你看这美丽少女的头像旁边都是葡萄、橘子和稻穗,象征着累累果实,寓意还真是不错。”
说话的男人四十多岁,皮肤黢黑,但一头惹眼的长发,如果郭坤不介绍赵阳还真难将其与严肃的科学考察联系在一起。
“这位是严奇同志,拟任南极考察队科考班的班长,是我国野外科考领域的专家,你有机会好好采访他,绝对能挖出好的素材来。”
三人一边聊着一边来到招待所的小会议室,从郭坤和严奇的交谈里,赵阳才了解到了考察队艰苦筹备工作的冰山一角。
由于时间很短,任务很重,要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为首次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并建立考察站建立尽可能坚实的基础,从有关部委局到省市自治区及其所属工厂、企业和单位,全都在展现出了全力支持、大力协作的态度。
在赵阳来报到前,郭坤和严奇就回了趟北京,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南极建造科学科考站的最大难题——房子。
南极素有寒极、风极和冰雪之极的别称。
实测最低温度达到-89.2℃,平均气温常年保持-25℃左右;1978年法国科考站实测到96米/秒的风速,要知道12级台风的风速也才35.4-36.9米/秒,仅仅是南极最大风速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南极大陆还被平均厚度2300米的冰雪覆盖,最厚的地方更是达到了恐怖的4800米。
所以南极考察站的房屋要求特别高,要防寒、保温、抗风、防火、防雪埋,考虑到运输和建造的可行性,房屋的结构还必须要是装配式的,材料一定要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