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生活中所有的愤怒和不满全都宣泄在小小的魏芬身上,仿佛是她害得他们没有儿子似的。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10岁,因为她有了一个弟弟。
那是魏芬第一次见到父母如此开心,顺带着就连他们对她的态度都好了起来。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如此大的阵仗,她的父母大办宴席,请村里的人吃饭。同样,那晚是她吃的最好的一次,在弟弟的百日宴上。
自那以后,她的父母便更对她不上心,而她的弟弟却永远是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在那个家里,她就像一个外人。
十六岁那年,某天夜晚,起夜的魏芬在路过父母房间时,听到他们在小声密谋着,要将自己嫁给隔壁村一个大她十岁的男人。
恐惧席卷了她的脑海,她跑了。
兴许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一个从未看过一本书的十六岁女孩,竟然奇迹般的躲过了由父母牵头的村民的一波又一波的寻找,踏上了一艘前往大城市的货轮。
来到新城市后,魏芬处处碰壁,她只能去一个纺织厂做零工,在那里,她受尽了委屈,但她却始终不愿屈服。
被嘲笑口音,她就在白天认真记下其他人说普通话的发音,私下里努力练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