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除此之外,没有了豪绅的压迫,同样也是主要原因。

        往年,风调雨顺之下,百姓的日子一旦好了一些,这些豪绅们就会站出来,联系当地的官府,给他们加租、加劳役。

        那好不容易靠老天赏饭赚来的一点小钱钱,也会因为各种物价的上涨,而变得大幅度贬值。

        秦王却是不同,所治之地,物价十分的稳定。

        只要有银子、有票证,就可以买到价值平稳的任何东西。

        就单说粮食吧,从开战之初一直到现在,就没有涨过,有一些勤劳的百姓,都可以一天吃上三顿饭哩。

        尤其是古郡附近的百姓,他们在愿意付出体力劳动的情况下,帮着大军抬物资上城楼,收入都不算是低,有的家庭因此还隔三岔五地能吃上一顿肉。

        放在以前,这可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对百姓而言,什么思想教育、什么谣言非议都不可靠,真正能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真实的。

        谁让他们的生活条件更好,谁就是对的,就愿意跟谁走。

        通过外界的压力,来缓解内部的矛盾,达到上下一心的效果,终于起了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