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领导更是高度赞扬,称赵寸光是“寒门贵子”的典范,是全县青年学习的榜样,要求宣传部门好好报道。
原本那些曾经在背后议论、劝孙红英让儿子早点打工的亲戚邻居,此刻也换上了满脸的笑容,说着各种恭维和祝福的话。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赵寸光在这个夏天,体会得淋漓尽致。
但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三年的煎熬与蛰伏,早已将他的心性磨砺得远超同龄人。
他清楚地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是告别过去泥泞的第一步。
在即将奔赴京城的前夕,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
他拿着户口本和身份证,独自去了乡里的派出所,正式更改了自己的名字。
赵寸光,这个带着贫寒和屈辱印记的名字,被他永远留在了过去。
从今往后,他叫赵希言。
希言,语出《道德经》:“希言自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